轉行并不意味著從零開始
來 源:未知發(fā)表日期:2016-11-25
在社會變化如此之快的當下,一下子選對行業(yè)是一件概率非常小的事情。轉行,并不意味著從零開始,之前從事的行業(yè)不一定會是沉默成本,說不定反而會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優(yōu)勢。
我們都怕做錯選擇,尤其是職業(yè),伴侶這類會對自己人生有重大影響的選擇。
如果有一個程序,輸入你的一系列相關參數(shù)(身高、體重、年齡、性別、家庭、愛好、性格…),它就能返回給你,你這輩子最應該從事的行業(yè)和職業(yè)就好了。省的你走所謂的“彎路”,不是么?
然而,并沒有這樣一個程序,即便是機器人都可以戰(zhàn)勝圍棋冠軍的時代。并不是大數(shù)據(jù)不能算出來一個結果,而是人太復雜會變,由復雜的人組成的世界,更加復雜善變。
首先,你的職業(yè)生涯太長,長到你會看到很多行業(yè)的新興和衰落,這是一個變量。
其次,你也不是一成不變的,你對自己的了解也不是一成不變的。這也是一個變量。
在變化相對緩慢的古代,我們的祖先尚且可以通過一門手藝,過活一生,然而在現(xiàn)代社會,想學一門手藝一勞永逸,想在一家公司效力終生,變得越來越不可能了。
既然一切多變,做選擇的時候,大可不必那么畏手畏腳,只要是權衡了利弊的,不是朝三暮四,沖動行事就好。
有人說,我同意你的觀點,一下子就選對行業(yè),是一個小概率事件,所以之前從事的行業(yè)就當是沉默成本了,人生不怕從零開始。
乍一聽很勵志,然而我要說一個更勵志的:之前從事的行業(yè)不是沉默成本,轉行也不意味著從零開始,說不定會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優(yōu)勢。
交叉才有創(chuàng)新
任何一個學科,科班出身的,被動接受了太多的“規(guī)范”教育,“應該”阻礙了他們的創(chuàng)新,他們似乎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。沒有靈魂的畫家,畫的再像也沒有意義,要不然,要照相機做什么。學校直接告訴他們正確的技法,剝奪了他們探索的機會。而你,因為有著不同的背景,最有可能突破思維定式,從其他角度考慮問題。
生物多樣性是如何來的呢?排列組合。一對父母,因為染色體的排列組合有無數(shù)種可能,所以生的孩子,各個不相同。
你不能說自己勵志做個畫家,就不生活,不走“彎路”,只修煉畫畫技法。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,鮮有作家出身,大多是各行各業(yè)有所建樹的人,把他們的思想用文字表達出來。這些彎路,讓他們的作品有層次感,有厚度,有靈魂,而不是秀文筆。一個作家,如果一心只想著怎么修辭,基本上只會寫出空洞無物的東西。
排除選項也有重大意義
沒有人事先就知道結果,只能憑借當時的認知和周圍環(huán)境做出那個當下最好的選擇。人之所以會后悔,會嘲笑自己過去好傻,是因為心智成長了,環(huán)境改變了。至少,是從過去那個“好傻”的行為中,學到了東西。
原地不動,不做選擇,不犯錯的人,是不會嘲笑自己傻的,當然也不會進步。到最后,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不適合一個工作,他們常說”如果我當初嘗試了……,一定做得比XXX好。“,可是這個如果從未發(fā)生過。
我們憑借什么做判斷?過去的經驗。經驗并不和年齡成正比,也不和腦袋里歪歪成正比,和你用心去踐行成正相關。
我想,雖然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么,但是肯定有個范圍,至少知道自己一定不想做什么。那么一次嘗試,哪怕后來證明不適合,也給你排除了至少一個選項。你從中更了解自己,下一次選擇,一定更加精準。
愛迪生用三年時間找合適的材料做燈芯,難道能說,之前的試驗都是無意義的,只有最后一次有意義?
愛迪生在找合適的材料做燈絲的時候,可比我們有耐心的多了。
行業(yè)之間是沒有絕對的分界線的,一定有技能可以遷移
學科和學科之間,職位和職位之間,不是全然無聯(lián)系的。之前的技能,之后也一定可以直接或者間接的用到。
舉個栗子:
一個互聯(lián)網(wǎng)公司的設計師,要懂用戶心理學,懂產品,懂營銷,懂程序,善于表達。這樣才會做出用戶喜歡的設計,才會和同事順暢的溝通,才會少改稿。(這里的懂,不是要你多精通)
如果你是學心理學的,你轉行做設計,心理學背景就是你的特點,是你區(qū)分于其他設計師的標簽,你設計的產品,可能更打動人。如果你是學營銷出身的,轉行做設計師,那你的設計,一定會考慮營銷目的,而不是單純的美不美。如果你是學計算機出身的,你轉行做設計,那你的設計圖一定會考慮到程序實現(xiàn),考慮到邏輯,而不是各種炫技。如果你是產品經理出身的,轉行做設計,你和產品經理的溝通會少很多的摩擦,知己知彼么。
你的愛好和才能是設計,但是你之間的”彎路“讓你接受到了其他職業(yè)行業(yè)的熏陶,讓你在考慮設計的時候,站的更高。也許,你很多年都沒法和科班出身的設計師比畫工,比視覺表現(xiàn),那是功夫,是你努力的方向。但是,在工作崗位,你未必不是一個比他們更加勝任設計師的員工。
如果上面的例子你不熟悉,那下面這幾個故事,你一定耳熟能詳。
章子怡是學習舞蹈的,沒有接受過表演訓練,這也另她從影最初的幾年非常自卑。后來,在《臥虎藏龍》、《藝妓回憶錄》、《功夫》等電影里,她的舞蹈功底派上了用場,讓她在其他科班出身的電影演員中,脫穎而出,抓住了難得的機會。
婚紗女王Vera Wang,小時候是花樣滑冰運動員,后來轉行做了《Vogue》雜志編輯。十幾年的時尚雜志編輯的經驗,讓她不僅磨煉了寫字和自我營銷的技能,也受到了時尚行業(yè)的熏陶。后來,她轉行學習服裝設計,取得了同行難以匹敵的成績。
Vera Wang的成功除了出色的設計能力,和在《Vogue》積累的營銷能力,人脈有很大關系。
類似的例子,不勝枚舉。
如果你足夠聰明,之前的技能一定是你轉行后的加分項,而不僅僅是一個錯誤的選擇而已。在你加入新的行業(yè)的時候,一方面要加倍努力,趕上這個行業(yè)同事的專業(yè)技能;另一方面,不要妄自菲薄,要適時的把自己原來的才能展現(xiàn)出來。
轉行,雖然不意味著從零開始,但是你每一次調整方向,一定要謹慎思考,而不是意氣用事。這里,我還是建議,試錯越年輕越好。如果選擇不合適,越早承認,調整方向越好。最早,就是現(xiàn)在。
一直堅持到底的那些人,有一小部分是幸運的,他們很早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并有著持之以恒的熱愛。有一小部分,是可敬的,他們干一行愛一行,哪怕沒有發(fā)揮自己的特長也不埋怨。但是更多的是沒有勇氣接受選擇錯誤的事實罷了,他們也是最愛抱怨的那一群人。